生命倫理 

生命倫理這個課題,我比較希望叫它作「生命倫常」,當今生命教育課綱,分有「倫理教育」、「基本倫理」、「兩性婚姻」、「生命與科技倫理」幾項。 我們的理解是除了對人生終極關懷、人生哲學、生死關懷、宗教教育之外,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免接觸到人。人分百百種,光一樣米飼百款人;在易經水天需卦說到,「養」, 養身而身不傷、養心而心不累、養靈而不眛。其中「養心」,其實就是養護我們的心。心有良心的感覺,有同理心的同情共感;像親情、人情、愛情、民胞物與之情;同時還具有知覺,辨識能力,使人不意氣用事、衝動蠻橫、武斷不通人情事故;還具有交往通透的渴望,不只希望別人了解你、認同你、還能喜歡你愛你,這就牽涉到與人相處的感受、付出與交流。因此,當我們面對爭議性問題時,是否能從多元的觀點(我們對「黥面」、對「出草」理解多少,就能有多一點同情共感的尊重與理解,同理,台灣有原住民、先住民、新住民,我們依此類推),與他人進行理解辨證並為自己的選擇與判斷提出好理由,並加以認同遵守或尊重,這就是我們理解的倫常問題了。
(全文)
「當我們都還年輕」--我所發現的生活讀後‧高于力 

我相信一個偉大的作家不會喪失對生命的熱情、悲天憫人的情懷,故當馬克‧吐溫筆下表露出的冷峻與犀利被極口稱讚時,我不禁開始懷疑。誠然,這篇小說用字精準、情節簡練,成功地展現出作者的超然立場,但那其實只是技法,倘若這就是一部好作品的要件,新聞更能滿足我們。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說:「詞以境界為最上。有境界則自成高格,自有名句。」又說:「故能寫真景物,真感情者,謂之有境界。否則謂之無境界。」放諸文學作品其實皆然。
(全文)
我所發現的生活---馬克.吐溫生二 96230030 何安柔
我所發現的生活---馬克.吐溫生二 96230030 何安柔
(全文)
父母子女的緣份
父母子女的緣份 二十年前, 我的三個孩子長大了, 一個一個相繼離家, 本來就聚少離多的我們 , 整個家空洞的....連呼吸都聽到 我無意中看到一
(全文)